一零零
但欧洲的银行也在1990年代,在华尔街的大肆鼓吹下,开始美国化,只不过步伐相对小,而且炒卖不合乎德国人的性格,估计在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后,应当对此有所警惕,而且德国是一直提倡要加强对冲基金管理的国家。
日本在其经济发展的高潮期,也对股票市场不太着重,只是到了1980年代,开始受日本的国际接轨派的影响,开始号称要“直接化”和“国际化”,于是创造出一大堆世界最大的金融集团,开始在世界上横行一时。其结果就是在1990年,像今天美国一样,弄了个房市和股市的大爆炸,从此陷入经济停滞。这之后日本的股票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一路下降,而储蓄积累的资金,主要是以到海外市场投资和食利的方式,参加美国这一轮的金融大赌博,虽然最后可能烂手烂脚,但对其经济的打击似乎还是要因为美国经济的衰退。
中国要做的是,不要让中国的国际接轨派,将中国引向日本所犯的错误,将中国的股票市场,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,还是要利用银行储蓄的方式,去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。而中国的中投和汇金,也不应该将自己变成一种单纯逐利的对冲基金,而应该服务于中国经济对外活动的需要,比如说成为一个境外和离岸的金融平台,在中国内需市场开始形成,人民币在国际金融的地位逐渐上升,而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可能面临崩溃的情况下,开始用人民币作为国家贸易的结算货币。
正如笔者在大国游戏里的预言一样,美国和西方的经济会在这一次金融危机中,遭受重创,而带来其经济长期的衰退。如果中国能够在经济上摆脱自己国内的国际转轨派的骚扰,推进经济成功转型,发展出替代性的新能源,以内需为主代替出口加工为主,在新经济中,提高工人工资收入,创造出自己的国际品牌,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,改善收入分配的不平均现象,促进环境保护,为人民提供干净的空气和食水,强力整顿食品加工业,把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控制在9%-11%的幅度内,那么中国在这接下来的10年里,发展就会非常的顺利。
在如何支持中国自己有希望的新型企业上,中国政府必须有敏锐的目光。最近世界最出色的长期投资家巴菲特,对王传福的比迪亚的大手笔投资,其实中国政府早就该做。如果中国可以产生出几十个这样有希望的未来大企业,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影响力,就远非今日可比。着重实业,科技创新和发明,而不是发展那些花里胡哨的金融行业,是中国必须做的选择。
看到了美国国会在救市法案上的博弈,和华尔街股市的大幅震荡,不由想到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那句“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”的千古绝句。估计所有的观察家们,都预测到了大美利坚帝国的日落,只不过没有想到“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”竟然落得这么快,而那静悄悄的微山湖畔,有几个过去的农民的儿子,在太空里漫步了。